藥用價值 入藥部位 根莖及全草。 性味 苦、辛,涼。 歸經 歸心、肺經。 功效 清熱解毒,散瘀消腫。 主治 用于咽喉腫痛,癰腫疔毒,毒蛇咬傷,跌打損傷。 相關配伍 1、治扁桃體炎:蜂斗菜15g。水煎,頻頻含漱。(《江西草藥》) 2、治癰疽疔毒:蜂斗菜(鮮)適量。加少許白糖,搗爛外敷。(《青島中草藥手冊》) 用法用量 內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;或水煎含漱。 采集加工 夏、秋季采挖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現代藥理研究表明,蜂斗菜中所含的蜂斗菜素有解痙作用。所含的百里香酚甲醚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,且毒性低,對口腔、咽喉的消毒殺菌效果好,還能促進氣管纖毛的運動,有利于氣管黏液的分泌,易起祛痰作用,可用于治療氣管炎、百日咳等。
化學成分
性味特點
用法用量
常用選方
①治扁桃體炎:蜂斗菜五錢。水煎,頻頻含漱。(《江西草藥》)
文獻論述